全國咨詢熱線:400-035-0305
日期:2021-03-06
立體綠化行業發展的一個助力就是綠色建筑的興起,從國家對綠色建筑的頂層設計到業主方對綠建高星級榮譽的追求,都在刺激著這個行業快速融入到綠色建筑的大市場。
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,依據《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〈綠色生活創建行動總體方案〉的通知》(發改環資〔2019〕1696號)要求,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《關于印發〈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〉的通知》(建標〔2020〕65號)。
《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》明確規定到2022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70%,星級綠色建筑持續增加,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斷提升,住宅健康性能不斷完善,裝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穩步提升。綠色建材應用進一步擴大,綠色住宅使用者監督全面推廣,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綠色建筑創建活動,在全區范圍內形成崇尚綠色生活的良好社會氛圍。
各省、直轄市結合實際,陸續發布《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》,部分省份對綠建目標還做了更加明確的規定。
▼海南
到2022年,當年全省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70%,其中海口、三亞占比達到80%,其他市(縣、自治縣)占比達到60%,星級綠色建筑持續增加。全省建筑能效水平不斷提高,積極發展超低能耗建筑、近零能耗建筑,扎實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。到2022年,全省實施完善類、提升類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、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項目,滿足現行節能設計標準要求。
▼山西
到2022年,全省當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70%,其中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20%。
▼山東
2020-2022年,全省新增綠色建筑3億平方米以上。到2022年,城鎮新建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達到80%以上。
▼河北
2022年,全省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92%,建設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達到600萬平方米。
▼湖北
到2022年,當年全省綠色建筑竣工面積占比達70%以上,其中武漢、襄陽、宜昌占比達80%以上,其他市(州、直管市、神農架林區)占比達60%以上。設區城市有1-2個項目獲得星級綠色建筑標識。
▼河南
培育超低能耗建筑推廣特色示范片區,建設一批引領綠色超低能耗建筑發展示范項目。
▼黑龍江
到2022年,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設計面積占比達到70%以上。申報、取得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1個,裝配式建設項目占新建建設項目比例達到10%,打造超低能耗試點示范項目1個。
綠色建筑,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,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,包括節能、節地、節水、節材等,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,為人們提供健康、舒適和高效的使用空間,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物。
綠色建筑技術注重低耗、高效、經濟、環保、集成與優化,是人與自然、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利益共享,是可持續發展的建設手段。
立體綠化在綠建評價里占比有多大,下面我們來看看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(GB/T 50378-2019)。(本文下面觀點引自公眾號老徐說綠墻)
▼世界上主要幾個綠建評價體系評分情況
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(GB/T 50378-2019)已經替代了GB/T 50378-2014。
修改的部分主要是以下幾方面。
一、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,取消舊版節地、節材、節能、節水等的規定;
二、新版評價分為四個級別,舊版沒有“基本級”這個級別;
三、新版評價分為“預評價”和“評價”兩個系統,舊版分為“設計”和“運行”兩個系統;
四、新版星級評分區間為三星級(≥85分),二星級(70-84分),一星級(60-69分),基本級(40-59分),舊版星級評分區間為三星級(大于等于80分),二星級(60-79分),一星級(50-59分)。
▼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綠色建筑評價分值
在綠色建筑評價體系里面,立體綠化到底可以加多少分?
▼評分項:7.資源節約Ⅲ節水與水資源利用
▼評分項8.環境宜居住Ⅰ場地生態與景觀
▼評分項8.環境宜居住Ⅱ室外物理環境
▼評分項9.提高與創新Ⅱ室外物理環境
以上與立體綠化、海綿城市等相關的評分項,整體分值相加大概有130分,除以10是13分左右。
隨著綠建評價的要求越來越嚴格,控制項的基礎分值所有建筑都可滿足,建筑材料、工藝及建造方式也已相對成熟的情況下,資源節約、環境宜居、提高與創新這些評分項就是提高綠建星級的細節點。可能一個數字之差就是一個星級的差距。
立體綠化作為平面綠化的補充形式,廣泛應用在城市綜合體、酒店、學校、醫院、公廁、CBD、住宅等建筑中,營造了美麗、環保的綠色建筑景觀。立體綠化弱化了鋼筋混凝土的冰冷氣質,給建筑增添了生氣和人文氣息,在增加景觀的同時改善生態環境,降低建筑的能耗與污染,為城市空間創造綠色、生態、環保的俯仰景觀。